「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和男友各种日常大小事都能聊,遇到情绪的问题就卡壳!尤其男友常会说“我不懂你在气什么啊?”、“这有什么好焦虑的?”、“你怎么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话影响?”、“你为什么伤心难过都不跟我讲?”。
有时候,明明感觉到男友好像心情不好,尝试关心他怎么了,更多的是得到一句冷冰冰的“没事”。当我忍不住跟他抱怨遇到的倒霉事,希望男友能懂我的心情,往往也只会得到各种建议。
这是男生的直线思维,还是他根本就不懂的怎么表达呢?
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是沉着一张脸,明明情绪压抑,但又什么都不说。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同事,同学还好,如果是亲近的家人,或是伴侣,就真很让人很困扰!
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这些人很木讷、很内敛,这种不会表达、总是让情感卡在喉咙,在心理学领域的学名为述情障碍(Alexithymia)。
#1
什么是「述情障碍」?
不论男女,世界上会有一些人,很难识别和形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述情障碍」是一种“描述情绪”的障碍,是指一个人难以识别、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述情障碍」,英文名字为Alexithymia。在希腊文中,A代表lack(缺乏)、lexi代表word(文字)、thymos代表feelings(感受),全字的意代表「无法法用言语表达感受」。
「述情障碍」并不是一种“病”,它更像是一种性格特征。当长期无法让情绪找到出口只会让负面情绪累积,形成长期抑压,和抑郁症的产生有着莫大关联。
#2
述情障碍的表现
主要有以下三种特征:
1、常难以辨识、描述或表达自己的情绪。
2、难以想象他人或理解自己的抽象情感体验。
3、外在导向的思考模式,关注外在事件而较不关心情感。
外向型思维:专注于幼儿,比如事实、事物的表面信息,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难以识别情感:无法清楚地理解自己当前的情绪是什么,甚至有时意识不到自己有情绪波动。
难以描述情感:有情绪,也难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无法让别人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
#3
测一测,你有述情障碍特征吗?
这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Taylor等人(1994)所创建的《多伦多述情量表》(中文版)。
请根据你对以下句子的同意程度比分:1(完全不同意)至5(完全同意)计分,最后将分数加总。
1(完全不同意)
2(部分不同意)
3(中立)
4(部分同意)
5(完全同意)
1. 我常常不清楚自己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2. 我很难找到恰当的言词来描述我的感受。
3. 我有一些连医生也不了解的身体感觉。
4. 我不能清楚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5. 我比较喜欢描述问题而不是分析它们。
6. 当我心里难受时,我分不清究竟是悲伤、害怕还是愤怒。
7. 我常常被我身体的一些感觉所困惑。
8. 我宁愿任事情发生,而不去了解它们为何会发展成那样。
9. 我有一些自己难以识别的感受。
10. 我不觉得感受自己内在的情绪是必要的。
11. 我难以描述我对别人有何感受。
12. 别人告诉我要多描述一些我的感受。
13. 我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怎么了。
14. 我常常不知道我为何会觉得生气。
15. 我比较喜欢和别人谈论他们的日常,而不是他们的感受。
16. 我比较喜欢看轻松的娱乐电影而不是探讨心理的剧情片。
17. 即使是对亲近的朋友,我也难以表露内心最深处的感受。
18. 沉默的时候,我就很难感受到与另一个人亲密的感觉。
19. 我觉得省察自己的感受对于解决个人问题不是最有用的。
20. 寻找电影或戏剧中隐藏的意义会使人从享乐中分心。
测试结果——
52~60分,属于述情障碍的高危险群组
61分以上,很可能有述情障碍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以上述情障碍测试的得分较高的话,可以怎么办呢?
#4
如何改善述情障碍?
要改善述情障碍、连结关系,重要的是要能够“感受”并“指认”情绪,可以从以下3个步骤开始:
1、观察身体的非语言讯息:眼神、表情、姿势都是情绪的窗口,像是眼眶红红、发抖、手插腰、脸臭,这些非语言讯息都提供了许多内心状态的线索。
2、建立情绪资料库:利用电视、戏剧、故事,试着猜测角色的情绪。
3、与对方核对并校正:心中有一些推测时,也不要先入为主的认定对方就是怎么样的心情,而是以开放的态度、询问的方式跟对方做确认,慢慢的沟通与校正。
#5
开启心理学认知——辩证心理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是由Martha Linchan 创立的行为疗法,简称DBT,是新兴的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心理疗法。
DBT以辩证法基本原则为理论基础,强调患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理性与情感之间、接受与改变之间的辩证平衡与协调。疗法的中心方法是社会心理技能训练和治疗策略的应用。
比其他心理疗法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是始终坚持以哲学辩证法为原则,坚信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解决矛盾冲突中的“合”,都有明智精神。
能够帮助人们学习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全面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最终减少情绪失调和行为异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