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隔代教养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在这里了!|美文回顾


图片

摘要:在隔代教养与家庭配合中,别让“猪队友”变成“神对手”



图片
 
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养。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老一辈成了“老北漂”。几年前的调查显示,全国66%的老人参与隔代教养,北京地区的比例高达82%,但是90%的年轻父母都表示,如果能选择的话,他们希望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带孩子是出于无奈。近几年,由于二胎政策的开放,老人带孩子的情况只会增加,难以下降。

在这种大环境下,隔代教养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产生很大影响。一家人的革命目标只有一个——把娃带好,不管你家里是爷爷奶奶带娃,还是外公外婆带娃,如何处理这些带娃“队友”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个难题。

当一家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可能是四个或者六个家庭成员共同带一个娃,开始聚焦同一件事情,就会产生四个或者六个不同的想法,接下来可能“浓缩”成意见向左的两种“带娃战术”,比如尿布还是纸尿裤,兴趣班上英语还是美术,周末出去郊游还是在家写作业,伴随着无尽的生活琐事,和随之而来的意见分歧,家庭矛盾时常上演。
 

图片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身体发育和情感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几乎每个家庭都经历过隔代教养的处境,但每个家庭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时候,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怎么带孩子,而是孩子成长的健健康康,一家人却不再和和美美

如何平衡“经验育儿”和“科学育儿”两种观念的冲突?
如何既让孩子成长的健健康康,一家人又能和和美美呢?
 
图片

一、新生儿降临,家人摩擦始于传统式坐月子

 
隔代教养,是现在的普遍现象,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正在帮子女带孩子,在我家里也不例外。因为带孩子,引发出许多家庭里的鸡毛蒜皮和嬉笑怒骂。

毛主席曾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五湖四海的人们聚到一起来了。带孩子,就是这么一个让人苦恼又幸福的共同目标。隔代教养,准确说来,从母亲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了,一家人要准备新生儿所需的一切,然后从孩子出生时,正式开始。

还记得你的宝宝哇哇大哭着生下来,你是怎么度过第一个月的吗?坐月子是许多新妈妈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有个大学室友叫婷婷,她上个月刚刚生了一个7斤重的可爱女儿,没生孩子的时候婷婷是个乐观开朗的姑娘,怀孕期间也坚持上班,没有请过假,直到临产,才动员婆婆从外地赶过来照顾。生孩子没有难到婷婷,坐月子差点把她坐抑郁了。月子里面主要是跟婆婆合不来,生活习性相差太大。在家坐月子坐到一半实在受不了,去了月子中心,她不敢想象以后的带娃生活,该怎么跟上一辈配合。


新生儿降临,对整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个人都升级了辈份。心理学上有一个定义,叫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在生活中,需要作适应性改变的任何环境变故,如改变居住地点,入学或毕业,及家庭重要成员的出生等。新生儿的降临,对全家人来说都是一次应激性生活事件,因为这件喜事会改变每个人的身份、称谓,极大地改变婴儿照料者的日常生活。新生儿的降临,这是一件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引起家庭结构变化、大人角色转变,所以围绕着新生儿,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压力。

图片


当新宝宝降临,一家人都处于应激的状态里,应激的中心,就是新手妈妈。新手妈妈独自经历了分娩的疼痛,哺乳的疼痛,可能还要面临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压力,面临家人的不理解,情绪很难保持稳定。心里感觉委屈、郁闷或者烦恼,是作为新妈妈很常见的情况。

非洲有句谚语,叫“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这句话的意思是,养大一个孩子是整个村子的事儿。这说明,新妈妈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母爱来源于周围环境中,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无条件的爱。新妈妈跟长辈的沟通,从坐月子开始,温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母亲要记得,自己的需求优先于婴儿。母亲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母亲应警惕和预防产后抑郁,给予自己足够多的安慰和爱,才能给孩子源源不断的爱。当母亲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应当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吃自己觉得可口的饭菜,睡个好觉,在自己休息的时候,暂时将孩子交给其他家庭成员照顾。

如果家庭关系复杂、夫妻关系紧张,新妈妈应激反应强烈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对母亲和新生儿都有益处。或者,请个有经验的月嫂来家里帮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二、家庭内部的边界

 
每个家庭都绕不开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家庭内部的边界电视剧《虎妈猫爸》里有一个总是和稀泥的爸爸,他是一个错误的典范,遇到问题时,他习惯性游走在老妈和老婆之间不肯表明立场,他的初衷是两边哄,两边都不得罪,结果却是含糊不清,家务事一团乱麻。如果他愿意和妻子一起与亲妈建立起界限感,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那么在电视剧里,老人干预孩子上小学、买学区房等矛盾就不会被激化,夫妻俩也能平静美好地生活。

图片


伍迪艾伦说,要想当一位出色的爱人,必须强壮且温柔。每个家庭与每对爱人都需要拥有不断沟通、不断成长的能力,要维护家庭的温馨与和平,就需要一起学会设立安全而温暖的边界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边界,相应的,有物理边界和心理边界物理边界很好理解,比如一个门,门外是外面,门里是里面,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被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环绕着。维基百科这样定义“个人边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个人所创造的边界,通过这个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许的行为,以及当别人越界的时候,自己该如何回应。

一个能掌控人生的人,一定要有一个清晰、健康的心理边界,这样当你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切都会有解——知道什么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放手不能控制的,专注于能控制的部分。为什么说一切都有解因为放弃也是某种解决方式。所以,只要有边界,一切都有解

当一个家庭中的成员缺少心理边界时,就有可能理所当然的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间,被入侵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也会做出种种反抗,于是,明里暗里,就会有很多的冲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因为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的,只有尊重彼此的独立,才有可能允许彼此的独特性、差异性自由存在,这样的关系才能使彼此都舒服,只有彼此都舒服的情况下,真实的亲密才会发生。

图片


家庭中的边界不清很多时候是在的幌子下发生的,明明是将自己的喜好、期待等等加诸别人身上,还要扣上一个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学习是“为了你好其实缓解的可能是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焦虑阻止家庭成员做出某个新的尝试是“为了你好其实可能只是将自己无力的部分投射给了对方,这个投射本身也可能就限制了对方的能力; 不断的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对方是为了你好,其实这可能恰恰阻碍了对方真实的面对世界一个稳定的大家庭,各个亚系统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每位成员就能在家庭事务中各执其事,各负其责,协力合作如果大家庭里的小家庭界限不清,就会导致家庭问题丛生。

假如家庭界限僵硬,你是你、他是他,不商量、不沟通,成员不能产生共鸣,关系就会发生解离,导致感情疏远;假如家庭界限缠结过多,互相干涉,乱插手,不该管也管,甚至包办代替,就容易导致家庭纠纷。总的来说养孩子身为父母义不容辞必须全方位的对孩子和家庭负责祖辈重在辅助协助子女管理孩子不要以家长作风插手儿女对孩子的管教不干涉儿女的教育理念然后,在行为上祖辈要注重传帮带,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子辈和孙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发生倒错,则会出现家庭界限不清,造成混乱。

在边界的保护下,既获得安全感,也能够保持每个个体的自身完整与独立。

所谓家庭生活中的边界,就是一个温暖而不黏连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我们既可以与家庭保持联结从而获得亲密感,也可以培养独立人格从而拥有个体感。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工作日:9:0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