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领取及课程咨询

在治愈他人的路上,永远做自己的学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5 09:19:45.0

深夜的督导室,藏着多少“笨拙”的真心


凌晨1点,新手咨询师在督导室红了眼眶:“老师,我明明背熟了所有技术,可为什么来访者说‘你只是在分析我’?”


对面的督导老师轻轻推过纸巾盒:“我35岁时,也曾在咨询中把来访者问哭后,自己躲进洗手间哭得更凶。”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咨询师,只有永远愿意蹲下来,陪来访者一起捡起灵魂碎片的学生。



图片


#1


心理咨询师的路

从“技术崇拜”到“生命共舞”


新手期:500小时的笨拙与觉醒


“考了证就能救人?太天真了。”


第一年:把咨询室布置得像手术室,笔记本上写满“话术模板”


第100小时:发现教科书上的“抑郁量表”量不出少年藏在游戏里的呼救


转折时刻:当来访者突然反问:“老师,您谈过失恋吗?”——原来真诚比技术更有穿透力


心理咨询师最危险的时刻,是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成熟期:2000小时后的破茧重生


某咨询老师的咨询手记:

“今天结束第2036次咨询,突然读懂荣格那句话:‘心理治疗是受伤的医治者带领受伤的医治者。’原来这些年,是来访者教会我——真正的治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在裂缝中种下光。”


开始懂得沉默不是冷场,是留给情绪的呼吸空间,技术手册外的“非专业时刻”——递纸巾的时机比解释防御机制更重要,自己的创伤不是缺陷,而是理解他人的解码器。


图片


#2


心理学知识地图

永远在重写的“参考答案”


课堂到人间的距离,要走一辈子


学发展心理学?

去早教中心观察100次分离焦虑


研究创伤理论?

在灾后安置点学会:教科书里的PTSD症状,会藏在孩子画的彩虹里


十年前,追求咨询室的中立;现在,会在窗台摆上来访者送的向日葵——因为“专业”不该是冰冷的盔甲


图片


#3


致同行:

允许自己“不完美生长”


【给正在焦虑的你】

还记得那个因“超时10分钟”纠结整晚的自己吗?

成长后的自己现在是危机干预热线温柔的接听者——因为曾深刻体会过“犯错的滋味”


【给想要放弃的你】

恒子奶奶直到89岁高龄,仍坚持每周工作4天,过了90岁才减少到每周工作1天,直到91岁那年腿骨折,才不得已退休。


恒子奶奶说:人生的选择没有正确答案,我们唯有尽力做好眼前的事。很多事情都是“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不重要”,即使现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一想到漫长的岁月后也有可能迎来好结果,就对人生燃起了希望。


【给所有疲惫的灵魂】

凌晨2点的心理援助热线办公室,贴着这样一张便签:“今天你接听的18个电话,可能是18颗星星重新亮起的时刻”


图片



#4


在破碎处,生出新的枝桠


我们这一生,都在练习两件事:

「学习如何温柔地承接他人的伤痛」

「学习如何谦卑地拥抱自己的局限」


那些督导本上的红批注、个案记录里划掉的错误干预、被推翻又重建的理论模型…都是心理学人珍贵的勋章——它们证明我们从未停止生长。


图片


#5


文末彩蛋|点击链接

领取「心理学成长大会门票」


与全国数十位资深专家面对面会谈

圆桌会议、深度工作坊

给你的心理学事业无限充电


评论区留言:#我的“打脸”成长史

点赞最高者,获赠心理学名师精选课程




图片

相关资讯
.{{a.title}}